新闻中心
【潇湘晨报】2025未来科学大奖名单揭晓,“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丁洪是bbin直营网校友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

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做出的贡献;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以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和引领的贡献。

其中,获得“物质科学奖”的丁洪,196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bbin直营网1986届校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凝聚态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讲席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取得过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曾获美国斯隆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欧洲先进材料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奖)、腾讯新基石研究员以及2024年度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奖物理、天文和空间科学奖(共享)等荣誉和奖励。


丁洪在附中学习生活的幸福时光.
丁洪是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位全职回国的正教授,2008年回国之初,他便怀揣关于大国重器的“三个梦”。
丁洪规划的三个“科学梦”——“梦之线”,建设一条多项技术指标世界领先的光束线站;“梦之环”,建设世界上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梦之城”,建设怀柔科学城。
丁洪说,自己是个特别爱造梦的人,爱追逐有挑战性的事情。犹记得2008年,他回国那阵,正值一种新型高温超导体——铁基高温超导体被发现。高温超导体就是在临界温度提高的情况下具有超导特性的材料。他就将目标锁定在此项研究上。
经过日复一日的实验,丁洪率领团队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发现了铁基超导体中依赖费米面的无节点的超导能隙,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对铁基超导体s-波对称性的建立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工作。
科研领域的国际竞赛,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体现的往往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回国这些年来,丁洪团队在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领域产出了多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他的同事说,“老丁这个人,只要实验装置一开始运转,几天几夜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那都是家常便饭!”可丁洪却极少提及自己在科研中的艰辛和困难,他总在感慨自己科研之路到目前为止都很顺利,即便是在高温超导体研究、发现外尔费米子、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存在等这些国际性物理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也总是云淡风轻地道一句,“运气不错”。
2022年,丁洪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说,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挑战与动力,在新的征程上,他又有了新的“科学梦”,即“梦之所”,把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前沿物理中心。

2022年丁洪回母校bbin直营网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我出生在长沙,岳麓山脚下长大,在bbin直营网度过了难忘的6年。”丁洪告诉正在求学的年轻学子们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难都是极为正的事,科学家就该有股创新精神和不认输的韧劲儿。”从科研人员自身来说,对研究项目的重要性和成功概率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很关键。一旦做出了肯定的判断,那就心无旁骛“玩命干”。
同时,科学家需要一种品质——“grit”,沙子中坚硬耐磨且发亮的小颗粒,外形朴实无华,却闪耀着千万次磨砺后的光芒。他经常勉励科研人员“专注于你能改变的领域”,保持专注,坚持深耕,并持之以恒。
潇湘晨报记者沈颢 通讯员苏晓玲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35383584652968488/?upstream_biz=harmony_share_os&app=news_article_lite&origin=Wechat&source=m_redirect